吴姓主要源自:姜姓、姬姓、姚姓。
吴姓源流发展
与其他姓氏有所不同的,吴姓的起源稍稍有点复杂,涉炎帝、黄帝,还有少数民族。总的来说,大致有5个起源。
源于姜姓
吴姓第一个起源,是源自炎帝姜姓。早在黄帝之前,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,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。
上古时,虞和吴同音,后来转为谐音,且字形相近,可以通用,到战国时期,虞、吴才开始区别。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,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。
夏朝时,吴部落迁徙到观津(今河北武邑东)。夏王少康时期,吴部落有个人叫吴贺,以善射著称,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。这个姜姓吴部落的人,后来就以吴为姓氏,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。
源于姬姓泰伯
吴姓第二个起源,是出自黄帝姬姓。这个起源的吴姓,在历史上最有名气、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、人丁也最旺盛,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。
商朝末期,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(今陕西岐山一带)定居下来。他有3个儿子:太伯(又称泰伯)、仲雍和季历,季历儿子姬昌很有才能,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,那样就可传给昌。太伯为了让位,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,建立了吴国。
春秋后期,吴国崛起,后来被越国所灭,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。这支吴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历史。太伯没有儿子,他去世后,弟弟仲雍继立为吴君。仲雍接任国君后,继续开拓太伯奠定的基业。在吴姓的发展史上,仲雍的地位仅次于太伯。仲雍下传3代到周章。周章因不忘自己是周人后裔,故名为周章。周章继位时,周武王已灭掉商朝,建立了周朝。周武王大封天下诸侯,派人寻找太伯、仲雍的后裔。由于周章已当上吴君,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,周章的弟弟仲,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(今山西平陆境内),建立虞国,仲被称为虞仲。周武王又追封太伯为吴伯。太伯,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。仲雍,被称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。
源于吴回
吴姓第三个起源,源自吴回。颛顼的孙子老童,有两个儿子:重黎和吴回。吴回的氏族,住在姜姓吴部落的故地。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,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命交给重黎。后来,重黎因罪被舜杀了,让吴回继任祝融氏。
夏朝时,吴回的氏族迁到山西平陆的吴山。
商朝时,这支氏族迁到山东临朐,史称王吴。商朝末期,有个叫吴伯的人,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。算下来,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。
源于姚姓
吴姓第四个起源,出自姚姓。舜是地处偏远地区的东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领,接替尧的位置后,把部落迁到古吴之地(今陕西平陆吴山旁边的历山),史称有虞氏。
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,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(今河南虞城),成为方国虞国。虞国的虞思,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,还帮少康复兴夏朝。
商朝建立后,虞国衰落灭亡,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。秦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吴广,就是姚姓吴姓的后裔。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。
自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至今两千余年,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往复迁徙,而且还远播国外。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越南、日本、朝鲜,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。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,中国国门被打开,中西经济文化的往来加强,一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各国。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,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。
吴姓古代名人
吴起
战国(前440年-前381年),战国时军事家。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“孙吴”,《吴子》与《孙子》又合称《孙吴兵法》,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。,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改革家,兵家代表人物。卫国左氏人。吴广
秦末,秦末农民起义领袖。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,建立张楚政权。吴芮
秦汉(约公元前241年—公元前201年),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,他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,项羽分封诸侯,吴芮被封为衡阳王;汉朝建立,改封为长沙王。卒于公元前201年,谥“文王”。吴汉
东汉,字子颜,汉族,南阳宛县人,东汉开国名将、军事家,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。吴道子
唐朝,唐代阳翟人,画史尊称“画圣”。吴权
五代(898年-944年),南汉静海军节度使之婿,公元937年杨廷艺为牙将矫公羡所杀,翌年吴权从爱州出兵击杀矫公羡。939年,败南汉军于白藤江,称王,建都古螺,从而造就越南脱离中国统治,被后世视为古代越南独立建国的重要人物。后晋开运元年,吴权去世,享年四十七岁,在位共七年。吴夲
北宋(979-1036),北宋泉州同安人,被民间尊为“神医”。吴时来
明朝(1527—1590),男,字惟修,号悟斋,浙江仙居县白塔镇厚仁上街村人。嘉靖二十八年乡试中举。次年会试不第。归来后至离家二十里的景星岩古刹,面壁苦读,三年不下山。三十二年中进士,任松江府推官。万历十二年,任湖广按察副使,旋升任刑、吏二部侍郎。十五年,官至左都御。吴勉
元末明初(1334-1385),侗族,元末明初五开洞人。吴勉起义首领。吴承恩
明朝(约1500-1582),明代淮安人,小说家。被认为是《西游记》作者。吴有性
明末清初(1582—1652),字又可,汉族,吴县东山人。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。撰写成了全新的《温疫论》一书,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。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,大胆提出“疠气”致病之学说,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,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。吴振
明朝(今上海松江),一作元振,号竹屿、雪鸿。华亭人。明朝画家吴三桂
明末清初(1612-1678),明末清初辽东人,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。吴襄子,孙吴世璠。吴敬梓
清朝,清代人,以小说《儒林外史》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。吴沃尧
清朝,清代小说家。著有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。吴昌硕
清朝,清代篆刻家、书画家。工诗,善书法,尤精篆刻。吴昌硕
晚清民国(1844.8.1—1927.11.29),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、书法家、篆刻家,“后海派”代表他集“诗、书、画、印”为一身,融金石书画为一炉,被誉为“石鼓篆书第一人”、“文人画最后的高峰”。在绘画、书法、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。吴佩孚
民国初年,最具实力的北洋军阀之一。吴廷琰
南越第一任总统、文人独裁者。© 2011 - 2025 5snow.com
苏ICP备2021042322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