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姓起源

井姓主要源自:姜姓、姬姓。

井姓的部分 起源与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关,井是二十八星宿之一,天文分野在陕北一带。所以早在上古三代就出现了有所成就的井姓人物。又如井姓,即神农氏后裔。在古代史上出现很早。

最早的姜姓井族很可能建立国家在河北省邢台市一带;西周时井姓望族大都分布于陕西周原;而事实上在米脂县就有井姓人家因为族灭分而为五jing。jin;姓的传说[京景荆金靳],那里也有山上的古迹叫“五分路”。事实上在“京景荆金靳”这五姓活跃的历史时期,而其本源之姓井却很难发现。我们不了解这个姓分出五姓之后到底隐藏的多久,但是至少也有一个朝代的历史之久,怎么恢复起来的,应该也有传奇的故事吧。在近代,结束清政权的人就是陕西同盟会领袖井勿幕,其胞兄井岳秀在20世纪30年代镇守陕西榆林号称“榆林王”,是个一等一的“土皇帝”。现的井姓多保留在陕西和辽宁,占井姓的五分之三。

出自姜姓

是炎帝的后代,取吉利的意思作为姓氏。井是《周易》六十四卦之一。有取之不尽的意思。

出自姬姓

周公四子邢侯之后.见杨宽《西周史》.周朝有大夫叫井利,就是用“井”作为姓氏。见《穆天子传》。

始于春秋

是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的。春秋时,虞国有个大夫被封到井邑(今地不详),称为井伯。他的后代就用封邑名“井”作为自己的姓氏。

同宗

周代时,姜子牙建立了齐国,而姜子牙的后代中,又有人到虞国当了大官,被虞国国君封为井邑的首领。又封为伯爵,被人们称为井伯,井伯的子孙,有的姓井。井伯又有个后代,叫井奚,后来到秦国去做了大官,被秦穆公封为百里邑的首领,被人改称为百里奚。百里奚的后代,也以封地为姓,世代姓百里。所以井姓和百里姓的老祖宗是一个。见《姓源》。

蒙古姓氏

见于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附载蒙古八旗姓》,又作合答斤、哈塔斤、合底忻,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母阿兰豁阿的第三个儿子不忽合答吉,组成的部落,世居扬什木(又作阳石木,蒙古游牧地,博古罗特氏、和尔钦氏、喀克锡哩氏、锡尔弼氏、锡喇德氏世居地,辽宁 彰武西),据典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附载蒙古八旗姓》记载,清中叶以后,蒙古族、满族和尔钦氏等多冠汉姓为井氏,读音皆作jǐng(ㄐㄧㄥˇ),满语拼音为Hercin Hala。

井姓分布

井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,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八位,人口约二十三万四千余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0014%左右。

井氏主流起源于周时的虞国,始祖井伯是当时虞国大夫,则井氏最早发祥之地应在今平陆一带。虞国后灭于晋国,井伯子孙纷纷外迁,一支播迁于今陕西兴平一带,一支播迁于今河南南阳一带,至秦汉在上述二地发展成郡姓望族。

历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,井氏子孙以上述两地为中心,广播于北方之山西、河北、山东、甘肃诸省,并有南入湖北、安徽、湖南、江苏、浙江之地者。

唐末五代十国时期,井氏南迁者始渐多起来,加之此后的南宋偏安江南,战乱不断,井氏子孙播迁的范围更广,今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、重庆等地均有了井氏人家。

明朝初期,山西井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陕西、江苏等地。历有明一代,井氏在全国分布愈广,台湾等南部省份亦有井氏入居。

清朝康、乾年间及其以后,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等地之贫民伴随闯关东之风潮进入东北三省,其中就有井氏。如今,井氏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辽宁、陕西等省为多。

井姓名人

井姓古代名人

井在

清朝(约公元一六六二年前后在世),字存士,顺天文安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清圣祖康熙初前后在世。登顺治十六年(公元一六五九年)进士。初任平阳司李,精敏独特,决狱多平反。令永安时,除李唐宗与刘尽忠之谋逆。再迁兴县,因事罢归。归后,日以诗文自娱。在著有铁潭诗集六卷,文集二卷,合河署诗集一卷,簏潭集四卷,天文纂要八卷,讲约六谕解一卷,(均清史列传)并行于世。

井玉树

清朝,雍正时(一七二三―一七三五)直隶(河北)文安人。字丹木,号柏亭。工八法,精篆、隶。善山水、法沈周,巨幅尤佳。每饮酒半酣,挥洒淋漓,若有神助。有柏亭铁戏印谱。《墨香居画识、广印人传、墨林今话》

井姓近代名人

井勿幕

(1888-?),初名泉,字文渊,陕西蒲城县三合乡人,生于1888年2月12日,是中国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。

井岳秀

(1871-1936),西北军的一位奇人,井字嵩生,排行十,人多称“井十”,原籍蒲城井家原,少年时武功高强,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,结交江湖游侠,在关中颇有名,早年中过武秀才,是张作霖的拜把子。1905年,受其弟井勿幕(同盟会创始人井勿幕,是陕西最早的同盟会员,孙中山的得力助手)的影响,加入同盟会,并一起创立同盟会陕西支部。他积极活动,先后参加了著名的“蒲案”、“西安起义”等反清运动。辛亥革命胜利,委以工兵独立营营长。1913年9月,首次北上榆林,妥善处理了“神团”反洋教、反产烟苗事件。1916年,升任陕西第三区警备司令,适逢陕北盗匪猖獗,他率部剿灭,沿途灭盗甚多,于同年再次到达榆林。1917年,大总统黎元洪任命他为陕北镇守使,此后一直镇守榆林,几经变更,先后由刘镇华委以骑兵旅长,吴佩孚委以西北路联军总司令。1925年段祺瑞执政府任命为陕西军务帮办。1927年由国民军总司令冯玉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驻陕副司令,兼第九路军总司令,后缩编任命为十八师师长。1931年,蒋介石改任为八十六师师长。井岳秀在陕北也办过一些实业,先后筹措创立榆林女子师范学校、榆林职业中学;扩建高等小学、创办《上郡日报》,筹办陕北地方实业银行;鼓励民众合股办工厂。他本人也私设商号,合股经营“裕惠号”,“太原惠记军衣庄”,“榆林惠记工厂”,“神木官碱局”等。1936年农历1月20日,因手枪走火身亡。井岳秀久镇西北,长期镇守榆林,人称“榆林王”。属于西北军中“一字并肩王”的地位。难得的是此人权力欲望不强,并不多扩张势力,杨虎城打不过北洋军的时候他曾经仗义收留,等杨作了十七路军总司令,井却依然是一个八十六师师长,他也恭执部下之礼,毫无骄凛之意。,外蒙宣布独立的时候,伊克昭七旗王公在苏联唆使下也准备叛国,井岳秀出兵河套,通过交友、赛马、拜把等方法,终于说服了这些蒙古上层人士,维护了国家的领土,功不可没。

字母j开头的姓氏
热门文创IP推荐

© 2011 - 2025 5snow.com

苏ICP备2021042322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