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姓是出自春秋时期区冶子之后,是夏帝少康庶子越王无馀后裔。区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岭南两广港澳珠三角地区,区姓本为荆、扬二州湖广地区的十大姓氏之一,因为唐宋后改欧阳者众,荆湖等地的区姓,因为元祸之后,史籍失据!导致大量改为欧姓或欧阳复姓!历史名人物主要有:春秋区冶子,战国鲁大夫区夫,西汉中郎区博,东汉孝子区宝,苍梧太守区景,明代学者区道江、明代工部郎中区大任等。
区(ou)姓:
大禹治水,身先士卒,因公忘私,过门不入!
周行天下,还归大越,登於茅山,会计诸侯。
少康中兴,恐失禹祀,封庶子予,号曰无馀,
留守大越,嵞山禹冢,复立禹庙,薪火相传。
商代夏後,与中国绝,隐数十世,吴人侵越,
允常称王,团结越人,扺抗外敌,吴越相争!
越子区冶,无馀之後,越大夫子,博通天地,
允常礼聘,区冶铸剑,湛庐神锋,旷古绝今!
赐封湛王,冶子不受,隐居隩区,平阳区邑,
区冶启姓,平阳望族,夏越世家,源远流长。
区氏,望出平阳、桂阳(两处实属一地)。《古今姓氏书校勘》引汉《风俗通》云:“古善剑区冶子之后,单姓区氏”。族盛于东南,显闻者有:汉之区宝,仁孝格禽兽;区博,官中郎,谏井田;区曲,作粽祀屈原,为端午节食粽之始;区祉,熹平中,为曲红长;区景,苍梧太守,誉为“岭南巨擘”。晋之区纯,有巧思,精器械之技,诏补南方左校。南北之区金,为右武卫校尉,累擢尹州刺史;子:颖,宁州刺史;孙:伯虎,官至新州刺史;岭表自六朝,而区氏以著,三世刺史,传为盛事。隋之区泽,为熙平郡守。唐之区世畧、区德济,官连州刺史;区恺,由进士,官上思州、田州等处提督宣府元帅;区信,开元初进士,历任江南西道陞岭南采访处置使;区册,韩愈为阳山令时,册往见之,愈大加称许,常称曰:“区生东南一人”也!归赠《送区册序》;从弟区弘亦同游韩门,有赠《南归诗序》。上述所载于志乘,皆有可考。宋元以后,宗支迁往岭南各乡,奕世蕃昌。明清以来,硕彦辈出,文风鼎盛,武事隆兴,科甲蝉联,名宦乡贤,彪炳史册,称岭海右族焉。族登殿试金榜文武进士者五十余人,文武举贡者则数以百计,举不胜数。清光绪九年(1883年),阖族在省城豪贤路四约建祠(今属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芳草街四十八号),门额题曰:“林石家塾”,为探花李文田所书,堂中匾曰:“凝远堂”,以不忘本也。
区博,汉王莽时郎中。区景,三国时长沙人,吴国苍梧太守。
© 2011 - 2025 5snow.com
苏ICP备2021042322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