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姓起源

降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

降姓降姓起源一

源于姬姓,出自颛顼帝高阳氏之子尨降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高阳氏,又称颛顼或帝颛顼,是继黄帝以后又一个杰出首领,传统的记载说他是华夏族人的祖先。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、国学大师郭沫若在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一书中,曾对高阳氏的出生地空桑山和墓葬地帝匠作了详细考证,认为空桑山在山东曲阜附近,帝匠在河南濮阳,因出生地、葬地均在东方,故为东夷族。在古籍《五德志》、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中记载:“高阳氏之世有才子八人,苍舒、隤凯、捣戭、大临、尨降、庭坚、仲容、叔达,天下之人谓之八凯。”尨降的后裔以先祖名字为姓氏,称尨降氏,后分衍为尨氏、降氏两支,实为同宗同源,史称降氏正宗。

“降”,其字在在典籍《礼记·丧服小记》中有注:“‘不以贰降’,降,一本作‘隆’。”史学太公司马迁在史籍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中记载:“业隆于襁褓”,汉书“隆”作“降”,著名的南宋朝史学家、目录学家郑樵注解:“隆,读如‘厖降’之‘降’。”著名明朝学者王铎也注按:“降,读为‘隆’。”即读音作lóng(ㄌㄨㄥˊ)。

降姓降姓起源二

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子民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周成王封唐叔姬虞于唐,其子为晋侯。在周夷王姬燮继位后,晋侯迁国于晋水流域,改国号为晋,建都于晋水之阳安邑闻喜一带,其地土著人称之为“隆”。在春秋时期的古晋国,“隆”与“降”二字通假,因此又称降城。本书要提请注意的是,秦始皇在宰相李斯的建议下于秦始皇九年(公元前213年)大举焚毁六国书籍、以及在秦始皇十年(公元前212年)一举坑杀四百六十余名术士的事件,史称“焚书坑儒”,即在古降城(隆邑),并非今山西绛县。这在著名东汉学者王符所编著的《潜夫论·志氏姓》中有详细记载。

晋国后来彻底亡于韩、赵、魏“三家分晋”。其时就有降城国人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,称降氏,世代相传至今,读音作lóng(ㄌㄨㄥˊ)。

降姓降姓起源三

源于朝鲜族,出自朝鲜半岛古高丽王朝王建后裔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公元前后,斯卢部落以金城为中心,联合六部组成部落联盟。从公元四世纪中叶起,王位由金姓世袭,王权逐渐得到加强。到公元四世纪末,新罗国经常受倭军侵扰。晋安帝司马德宗元兴元年(公元402年),高句丽国出兵驱逐了倭军,将新罗国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。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(公元505年),新罗国仿汉制实行州、郡、县制。到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元年(公元520年),新罗国颁布律令,始定有尊卑差别的百官服色,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,进一步完善国家体制。

北魏孝武帝元修太昌元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二年(公元532~562年),新罗国先后统一弁韩人加耶部落,完全占有洛东江流域。为与高句丽国争雄,新罗国与百济国结盟,于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十七年(公元551年)占领汉江上游地区,西魏废帝元钦二年(公元553年)又攻占百济国的汉江下游地区,后乘势沿东海岸北上,将其势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镜南道的利原地方。新罗国的扩张招致高句丽、百济二国的不断进攻。到唐朝时期,新罗国处境危急,吁请唐王朝出兵干预,唐高宗李治发大军至朝鲜半岛,在新罗国的配合下,于唐显庆五年(公元660年)灭了百济国,再于唐总章元年(公元668年)灭了高句丽国,新罗国借此统一了大同江以南地区。从公元四世纪末起,新罗先后与中国的前秦、南齐、梁、北齐、陈、隋、唐通交,大力吸收中国文化。使用汉字并创造了用汉字标音的吏读文。

唐永淳元年(公元682年),新罗国设立国学,读《论语》、《礼记》等书,包括当时僧侣在内的新罗留唐学生很多,其中学有所成者不少。唐朝晚期即新罗国末期,新罗王族之间因争夺王位,引起国内战乱频繁,民不堪命,纷纷起义。唐昭宗李晔乾宁三年(公元896年),新罗赤裤军曾攻打到王都西部,当时新罗王族弓裔、军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义军之中。唐光化三年(公元900年),甄萱在完山州(今韩国全州)建后百济国。唐天复元年(公元901年),弓裔在松岳(今韩国开城)建立了后高句丽,形成了后三国分立的局面。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四年(公元918年),弓裔部将王建取代弓裔,创建了高丽王朝。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二年(公元935年),王建灭新罗国,到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元年(公元936年)又灭后百济国,高丽王朝遂统一朝鲜半岛。

王建有后裔以“天降斯人而承天下”为得,取姓氏为天降氏(천강성),明末清初有迁入中国东北地区、内蒙古地区者,按汉族习惯,将其姓氏省文简化为汉字单姓降氏(강성),读音作jiàng(ㄐㄧㄤˋ)。

降姓降姓起源四

源于壮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壮族降氏,祖先原为汉族,明朝初期跟随沐国公沐英元帅平定西南,最后留守在西南边疆,后迁驻广西地区,和当地的壮族同胞通婚,逐渐演变为壮族,把将降氏带入壮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降姓降姓起源五

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满族降氏,是史籍《清朝通典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编外的姓氏,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。后金初年,清太祖佟·努尔哈赤四处征伐,统一在中国东北、西北地区的各民族部落,凡在战争中俘获之后投降者,便随意强行赐予姓氏称呼,降氏即为其中之一,满语为Giyang Hala,汉译读音为jiàng(ㄐㄧㄤˋ)。

由于地位低下,降氏族人或为包衣(家奴),或为兵勇炮灰、或为杂役,因此不入满清姓氏典籍。

降姓分布

降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,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零四十八位,以汝州为郡望。

今山西省的汾阳市、太原市、洪洞县、忻州市f繁峙县、偏关、介休市,河北省的石家庄市、邢台市宁晋县、怀安市,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、满洲里市,河南省的平顶山市汝州市,北京市,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防城港市上思县、黑龙江省的绥化市望奎县和密山市及双鸭山市宝清县,台湾省,以及朝鲜、韩国、日本、新加坡等地,均有降氏族人分布。

降姓名人

降铭,明时固始人,洪武中任浙江永嘉知县。

字母j开头的姓氏
热门文创IP推荐

© 2011 - 2025 5snow.com

苏ICP备2021042322号-4